最近,韩国总统李在明刚结束对日本的访问,便连夜飞抵美国首都,准备就军费分担与对美投资等议题展开高规格对话,新闻和白宫的官员行程表也随之紧张起来。会谈一开始,气氛就显得有些僵硬,仿佛两方在拉扯中寻找彼此的底线。在李在明尚未抵美之际,特朗普就在社媒上发文质疑韩国的走向,语气尖锐,似乎在暗示韩国经历着一次干净又急促的“清洗”或革命,进而让人担心在这场谈判中是否还能谈成正常的商业往来。李在明到来后,美国方面的款待显得相对冷淡与低调,韩国方面的失望情绪却逐渐积聚,甚至传出远比对日本首相菅义伟时期还要明显的难堪感。特朗普在谈判桌前先给了韩国一个“下马威”趣投顾,接着以他自成一派的“交易艺术”展开博弈,直截了当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夸耀自己与朝鲜领导人关系密切,甚至表示希望与金正恩直接会面。
不过李在明并非一味被动,他把握住对话中的微妙时刻,声称如果特朗普真的能够为朝鲜半岛带来持久的和平,那么见到金正恩的机会便有可能实现。李在明还玩了一把策略性的想象趣投顾,提出在朝鲜边境附近建造一座“特朗普大楼”,作为高尔夫与会晤的专属场所。单看字面,这些表述并无异常,但把它们连读起来就会让人感到荒诞而讽刺。两人之间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一种诡异的张力,显现出韩国在这场对美的外交博弈中显然处于主动讨好的一端。
展开剩余62%特朗普在会谈中对韩国显然没有留情面,谈及驻韩美军时直截了当地表示希望韩国政府将美军基地所在土地的所有权移交给美国,这一表述像是一种地缘政治的再分割。有人戏称这更像是在推动在韩国设立一处“租界”的意图,尽管历史上所谓的“租界”往往带有强势外来控制的色彩,特朗普的直白让这种揣测更显突出。回顾媒体披露,李在明在竞选时曾被《纽约时报》报道出曾公开表态,在必要时愿意“完全站在特朗普一边”,以保护韩国利益,但他也强调自己不是任人摆布的角色。与此同时,李在明在访美前就有与韩国前国会议长朴炳锡领导的特使团同步抵达中国,向中方递交亲笔信,力促中韩关系回到正轨,加强经贸合作,并试图对中美两端同时发力,实行某种“均衡外交”的下注策略。然而现实却很铁硬,只要驻韩美军继续驻留,战时指挥权始终由美方掌控,韩国并不具备对两边同时压价的底气。
更有意思的是,在会谈中,特朗普多次提及中国,甚至提出要与李在明一同乘机前往中国,称此举不仅能节省能源、保护臭氧层,还声称自己与中国关系良好。自上任以来,他频繁表达对访问中国的兴趣,尤其在这次全球领导人汇聚、聚光灯聚焦在中国的时刻,他显然是蠢蠢欲动。李在明也显示出一定的迎合姿态,表示愿意与特朗普携手前往中国。中国方面本来已对李在明发出访问邀请,但韩国方面似乎担心触及美方敏感点,昨日婉拒了中国邀请,今日又同意美国的访问计划。李在明原本可以独自成行,却被动地选择与美国同行,令人质疑韩国是否已成为美国的随行伙伴,难道这真是一种对外出访的“附属性”安排吗?
其实我们对韩国的预期从来就不高。韩国对美国的依赖与对中国的务实关系,一直存在着优先级上的错位。无论韩国如何在美中之间摇摆,其实都并非外界难以忽视的对象;但请记住趣投顾,若要讨好美国而损害中国利益,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抉择。对于我们而言,韩国若继续以此方式行事,外部世界或许会继续容忍短期的讨好行为,但长期影响将体现在区域利益的重新排序上。我们始终希望韩国能够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更为理性地权衡与中美两大力量的关系,而非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外交“亮点”。
发布于:天津市牛360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